“华北之肾”白洋淀日渐干涸 小木船都会搁浅

  [编者按]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于12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有关国际机构的约1万名代表将齐聚在此,共同协商与地球命运休戚相关的气候问题。

  大会将讨论新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框架,也为未来《京都议定书》的替代方案画出明晰的“导向图”。

  气候,不仅已经影响到各国的政治、经济决策,也正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发生微妙的变化。从今天起,“晨报·地球”推出“气候影响我们的生活”系列报道,让我们共同关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

  白洋淀,位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地之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素有“华北明珠”的美誉,更是华北平原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生态湿地之一,在调节华北地区气候、为鸟类和各类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补充周边地下水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被称为“华北之肾”。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剧,“白洋淀干淀”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06年11月1日8时,白洋淀十方院水位再次降到6.5米以下,白洋淀又一次进入干淀期,陷入“无水可补”的尴尬境地。尽管经过国家“引黄济淀”的紧急调水,但白洋淀蓄水量至今仅剩3000多万立方米,自今年6月份以来始终处于干淀状态。

  2007年初冬,晨报记者对白洋淀进行实地探访,深入湿地周边居民生活,试图还原出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渴的白洋淀“前世今生”。

  [记者目击]

  木船坐3人即搁浅

  “吱……嘎……”———伴着已经在淀上响了千年的木船摇桨声,白洋淀南六庄村民王立新掩饰不住满脸的忧郁:“这段水路,从前通往天津,听老一辈人讲,那时候满载着南北货的木船、火轮来来往往,周围都是白茫茫一片水。”他用船桨探了探淀底,向记者解说道:“你看,现在水也就一尺来深,还是夏天政府买来水之后才涨到现在这样,干得厉害的时候,木船坐上3个人就会搁浅,开不走了……”

  45岁的王立新经历了白洋淀近代以来最剧烈的变迁过程。他告诉记者,从前淀里都是大鱼,居民偶尔种些庄稼。“从1980年前后开始,从前长满芦苇的地方,全部变成旱地,村民只好开荒种起麦子,渔民都变成了农民。挨着淀子的人家,就造两条小木船,搭着游客划划船挣口饭吃”———说这段话15分钟前,王立新的媳妇刚在庄口和记者谈好价钱,“30元钱划一圈,你叫回来就回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多次面临干淀。2006年11月1日8时,白洋淀十方院水位再次降到6.5米以下,白洋淀又一次进入干淀期。

  污染物几乎直接入淀

  离王立新家数公里外是新安县城———一个与中国大地上所有县城一样蓬勃发展着,体现出喧嚣、繁荣与拥挤的小县城。县城的商品应有尽有,音像店里的大喇叭放着花儿乐队的《穷开心》,面包车、夏利轿车、客货两用三轮车和城乡间开行的公共汽车,在并不宽敞的道路上挤作一团,记者搭乘的汽车在小小的县城里堵了近1个钟头,最后才得以穿过主干道驶向白洋淀。

  来不及升级的公共设施和日渐城市化的消费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几乎在白洋淀旁的每个村庄口,都能看各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入淀。在王立新家后院外,晨报记者看到了大片散发出恶臭的生活垃圾。“没办法,我们没钱运走垃圾,只有直接往‘垃圾坡’扔东西,长时间后都进淀子了。”王立新颇无奈地说。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平均每天有10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白洋淀,所携带的污染物加重了对淀区水体的污染。

  白洋淀已经藏不下“雁翎队”

  1938年前后,白洋淀的水上猎户成立了一支水上抗日游击队,陈万立任队长。因为队员常在枪的信口(点火处)插上一根雁翎,所以被命名为“雁翎队”。这支队伍后来成为闻名全中国的英雄武装。

  白洋淀的居民至今还对“雁翎队”的英雄事迹记忆犹新。在淀子边上,王立新向记者讲述了当年“雁翎队”的战法:“人都在芦苇荡里,鬼子的船从水上过,两边埋伏着游击队,时机一到抬杆齐响,鬼子只好往水里跳,那就是送死了……有时鬼子追上来,游击队就钻进方圆几里的芦苇丛,里面四通八达,鬼子很容易迷路,自己人却分得清方向……”

  不过王立新带着惋惜的语气说:“如今水太浅,淀子里大部分地方藏不下‘雁翎队’了,原来是芦苇荡的地方,都变成了旱地,跟当年不一样了……”

  补水也只是权宜之计

  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消息显示,天然入淀水是白洋淀最为重要的水源,直接决定着白洋淀生态的优劣。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近50年来白洋淀入淀水量明显减少。2000年以来平均入淀量仅为上世纪50年代的3.56%.

  河北省水利部门的研究表明,白洋淀上游多年承担补淀任务的大清河系王快、西大洋、安各庄水库等三大水库蓄水量,一共只有3.52亿立方米;2004年曾承担跨流域供水任务的岳城水库,蓄水仅2.61亿立方米。扣除城市供水和农业供水指标后,几无剩余。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后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实施跨流域引黄河水补入白洋淀,是惟一可行的补水方案。2006年年底,国家协调河北、山东两省首次启动“引黄济淀”工程,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输水,入淀水量约1亿立方米。

  “白洋淀现在是个大漏斗,淀水不足,土地都是干的,周围的庄稼地也要用水,补来的水都没了……”王立新指着淀子告诉晨报记者———补水后,水面一开始上涨了不少,但经过大半年的时间,与补水前相比水位也不过高了半尺而已。

  针对白洋淀鱼类减少的状况,当地政府将近亿尾鱼苗放入淀中,并通过网箱等工具进行培育,试图恢复物种生态。王立新摇着木船载着记者在淀中巡视这些网箱,记者发现,大部分围网已经破漏。王立新说:“有水才有鱼,水不够,哪里养得活鱼?”

  [晨报专访]

  ——河北省气候中心主任林艳

  气候变暖加剧危机

  一向宽广深远的白洋淀为何陷入如今的境地?

  河北省气候中心主任林艳告诉晨报记者,华北是亚洲温带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加剧了白洋淀地区水资源供应的紧张,区域降水量持续偏少,入淀水量严重不足,干旱频发,湿地退化,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给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林艳介绍,白洋淀流域多年平均温度为12.4℃,但温度在逐年升高,近40多年来平均升高1.1℃,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增温幅度加大。降水在逐年减少,而最近6年是40多年来减少最多的时期。此外,白洋淀水面蒸发量在逐年增大。

  由于持续干旱,上游水源短缺,地表植被毁损,生物群种衰减,白洋淀生态系统已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今年8月18日至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率领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评估”考察团,对河北省白洋淀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向河北省人民政府提交了调研报告和白洋淀流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及建议,所形成的咨询报告还将报告中央和有关部委。目前有关部门正全力研究白洋淀问题解决方案,“华北之肾”最终能否恢复生机,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作者:首席记者郭翔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