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获奖是否值得我们骄傲?
法国华裔作家高行健荣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让我们当代中国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瑞典皇家文学院对高行健的评价颇高,好象代表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学前进的方向。好象我们中国的文学只有沿着瑞典人的评价我们的文学才有生存的空间。这样的评价不仅让我们想起了前几日梵底冈的“封圣“事件,我们不仅要从这个文学奖来看这个诺贝尔奖是否是包治百病的的“唐僧肉”。
在高行健获奖以后,许多人感到又一个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在欢呼雀跃。我一开始还以为真是一个中国人呢?原来是一个法国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要认清一个法律的概念,什么叫中国人?中国人在法律上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才是中国人。因此我们不能称高行健是中国人,而应该是一个华人,尽管他用中文写作。因此,如果说无论海内海外,称其是中国人,首先是对我国宪法无知的表现。而且我们许多人对他的获奖有着一份狂热。多年以来,我们当代中国所有的文学界人士都在努力的为中国文化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着巨大的努力,要说评价的标准,也不至于出现如此的偏差。为什么诺贝尔奖历史上这是一个给一个某籍的某裔人。为什么不是一个纯正的法国人或者一个纯正的中国人。许多人都说为高行健感到骄傲,但是有多少人读过他的作品,有多少人认真的领悟了其真正的所谓代表了“中文小说”的方向。“在我看来,是西方的影响才让他得了诺贝尔奖,西方的存在主义要远远大于我们中国文明对他的影响。为中文小说的写作开辟了道路”。这样的评价恐怕连鲁迅先生也担当不起。在关于他的小说的介绍中,很多的是关于中国的介绍,但是很少的是对中国的正确的诠释。就象美国的那个曾经获奖的赛珍珠一样,虽然对中国农村进行了描述。但是她的理解让中国人看来,决不是合格的,而且有些是错误的。高行健的作品也是一样。虽然瑞典皇家文学院说其思想何其的高远,至少中国人看来是不能苟同的。因此,对于获奖者,不应该单单来看其获奖。更应该来看其对人文精神和世界的影响。如果真是许多人骄傲的那样。那么高行健的作品是不是代表了你的思想呢?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十分十分好的特点就是爱“攀亲”。从日本是秦始皇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女的科学幻想,到今日高行健得奖,继而得出中国文学的方向应该是出国加入别的国家才能有自由的空间,才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好象我们当代的中国就象是艾略特的《荒原》一样,我们当代的中国是一个文化的沙漠。我们总是说日本人是我们的后代,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屠戮我中华2000万同胞。如果现在我们又和高行健攀亲,让人家回来,才是最最可笑的。我想我们应该正确的立场是应该向法国和法国文化部表示祝贺才对。对法国人高行健祝贺才对,不要老说我们中国人拿了2000的诺贝尔文学奖才对,如果有人声称中国人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一个外国朋友问你:那他为什么是法国国籍,我们应当怎么说呢?法国对高行健获奖很高兴。因为在法国历史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最多的。高行健的获奖会继续保持法国人在这个游戏中的领先地位,当然法国人应该骄傲。
我们总在说: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的确中国文化博大精神,我们的文明和文化底蕴是世界任何民族不可比拟的。如果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用西方的文学观点和向文学看齐的话,那么也许外国人的目的就达到了。显然瑞典皇家文学院对中国博大的文化和我们灿烂的文学是根本无知的。也正以为这样的原因,他才演出了这样的一出闹剧。如果高行健在国内,也许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但是要说他代表了中国文学前进的方向。这样的文学显然是对中国文化的渗透的。是西方文化对我们中国文明的侵略。我们在尽快的加快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流的进程和渠道。相信会有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来了解中国文学,进而了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我们的文学完全可以为自己骄傲,在20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对中国文学没有得到世界的认可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是遥看未来的中国文学,必将象灿烂的星河一样耀眼于世界文明的上空。
马悦然是决定中国文学的定海神针?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委员会中,有一个著名的汉学家叫马悦然,听说此人是一个特别了解中国文化和颇通中国文学的人。
又因为此人是瑞典皇家文学院中唯一通晓中国文化的人。在100年的诺贝尔奖的历史上,没有东方的大国中国的获奖,好象wto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完善的一样。因此,瑞典皇家文学院肯定会把目光投向世界东方的他们眼中的神秘大国—–中国。马悦然作为唯一通晓汉语、中国文化的人因此是中国人甚至华人最重的一个砝码。听说我国当代有作家自己推荐自己,他们要想荣膺此奖,肯定要引起马悦然的注意。高行健的获奖就是成功的证明。好象高行健的作品正是马悦然给翻译成瑞典文的。因此,会引起瑞典皇家文学院的高度重视,从而获得成功。但是马悦然是不是真正的了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学的精髓呢?恐怕从2000年的获奖就不敢恭维了。
高行健的文学思想与我国的文学是不一样的。他的思想多是用西方的思想来思考中国的事情。因为他的专业以及对他的文学影响大部分都是法国的思想文化。因此,在我们看来,他的作品虽然用中文写作,但是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学以及人文思想是不一样的。但是他的思想和汉学家马悦然的思想是一致的。在马悦然看来,北岛的诗歌远不如高行健的作品,也就是说,离真正的中国文学越远的作品,马悦然看来越是高尚的。越是用西方的方法来思考的,才是能够得奖的作品。我们不能怪马悦然有什么偏见,他也许没有什么偏见。他完全是按照西方人的思考方式来评价的。如果不是高行健,还会有其他的用西方的文学来写作中国的事情得奖的。而真正的中国文学。也许这位瑞典皇家文学院的院士比我国的一位热心的中国文学青年了解的还要少。
诺贝尔文学奖的主旨就是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具有本民族的思想渗透其中。福克纳的小说总是在描述一个自己的小村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我们对瑞典皇家文学院对中国的了解表示理解。但是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00年的风雨历程。瑞典人既然能读懂美国人的作品和美国民族的性格。当然也应该深深的理解中国文学。但是很遗憾的是瑞典皇家文学院还在以诺贝尔奖的权威迁就自己的错误。想当然是有失偏颇的。马悦然难道是一个汉学家,他的理解就能代表中国文学吗?他对中国文学的评价就是我们中国文学的基本现状吗?显然不是。马悦然作为瑞典人,当然是用瑞典人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角度去看中国作品的。也许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还不了解呢?怎么能说他们就能说高行健代表了中国小说未来的发展方向呢?
对于中国文学不能被国外理解,也有着我们翻译方面的原因。我们的许多作品翻译成外文时,失去了文学作品原有的思想和价值。所以外国人读时,肯定会有错误的理解和思考。比如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外国人有翻译成〈猴的故事〉,这样很难理解〈西游记〉的真谛。所以,我国的优秀文学作品很难被外国人理解。这样,我国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很难和外国交流。
当然更谈不上对我们文学的理解了。
马悦然只是在研究少数几个中国作家和用中文写作的作家。
因此,他对中国文学的理解也是不完善的。马悦然也许在未来还是影响中国作家获奖的重要人物。但是他绝对不是影响中国作家的定海神针。我们中国文学迟早要走向世界,获得世界的认可。
国家的强大乃是得奖的根本
在诺贝尔的遗嘱中曾经这样写到:“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可好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诺贝尔的遗嘱的希望固然是理想的但是,在100年的历史上不难看出,凡是国家强大,经济进步,国力雄厚者无疑获奖的最多。从1901—1982年,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有171人获奖,法国有44人获奖,英国有78人获奖,德国有58人,前苏联有16人。绝大多数的奖项都被发达国家瓜分。而发展中国家获奖者只是凤毛麟角。尤其亚洲,比如在本世纪的上半叶,诺贝尔文学奖只有1913年的印度的泰戈尔获得,后来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这些世界强国得奖也有着其必然的因素。因为无论是科研条件、教育背景等他们都有着深厚的基础。取得科研成果也是必然的。那么文学奖得奖是不是也是国家强大在其作用呢?这其中也有着这方面的原因。在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法国人获得奖是最多的,包括2000年的获奖者高行健。其次是美国。为什么美国只有200年的历史,而他的获奖者有8位呢?从我们看看美国的国家地位就知道了。近年来,几乎每届诺贝尔奖都有美国人。今年就有8位。为什么美国这样一个还不如我国清朝历史长的国家就可以获奖,而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产生不了一个获奖的作家吗?显然不是。在诺贝尔设立之时,也就是在1901年,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值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往后发展,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直到1949年。这个时期不是日本侵略,就是军阀内战。诺贝尔奖当然不会关注一个正在战争的国家。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真正的走上正轨,加上当时特殊的政治原因。因此诺贝尔也没有光顾我们。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强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包括我们当代的文学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健康发展的时期。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展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诺贝尔奖也开始关注中国,因此有了我国作家被提名的报道。这样的报道也是正常的。得奖也是正常的。有人会说,为什么象爱尔兰、波兰这样的小国为什么会出现好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国家是小国,如果他长期不被世界认可,肯定会让世界遗忘这个民族。因此,通常的小国的人会通晓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们的行为。无非是想让他们的民族影响继续的维持并发展。而我国因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无论是在旧中国还是当代中国。我们国家的影响力没有一个国家低估过。因此,我们不会出现我们这个民族被世界遗忘了。1992年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德里克·沃尔科特来自西印度群岛的圣卢西亚。要说圣卢西亚的文学成就比中国强,恐怕世界上没有人相信。但是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佐证。我们纵向来看,回顾我国古代的历史,凡是在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时代,必然文学的发展也是空前的。比如在我国历史上的“开元盛世”。那时侯的文坛象灿烂的星河一样。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家。所以说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很大方面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家的强大。国家强大乃是一切发展之根本。试想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能够创造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呢?我们当代的中国,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对于作家也是一种福音。我们的国家正在努力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第三步发展目标。我们这条东方的巨龙正在腾飞。试想如果按照当前的社会发展。在我国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我们当代的中国作家肯定会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我相信,在国家强大的时候,我们中国的许多作家也会染指这顶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