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饮食文化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居住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民,都习惯于将面食作为主食。

山西的饮食文化以面食文化为主,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是形成面食文化的主要因素。

山西地处内陆高原山区,大小旱灾多易发生,有谓十年九旱。历史上,交通又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别明显。在这样的条件下,当地更适合种植小麦、玉米、高粱、谷物、荞麦、莜麦、豆类等粮食,光豆类就有黑豆、绿豆、黄豆、豌豆、豇豆、扁豆、小豆等。

山西面食主要还是以面条为主,其他蒸的、烤的、煎的只是作为调剂。

山西同时地处高寒之地,面条可热可凉,食用方便。它集主食、副食于一碗之内,边吃边添加,饭间也费时不多,忙时稠、闲时稀,也很节约。勤劳聪明的山西人民还可以做到一个月面食不重样。那以不同材料和成的面团,在人们手里,经擀、削、拨、抿、擦、压、搓、漏、拉等手段,施之以不同的臊子,使之魔术般地变幻出姿态各异,色、香、味俱佳的面条来。

人们经常会提到山西面食,还有陕西面食。但大多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在我看来,他们的区别其实还是很明显的。

山西面食大多是通过将不同的面粉单独或者按比例混合,而这些面粉基本上都是本地种植的各种麦类和豆类的产物。再通过烤、烙、煮、蒸、炸等手段,做出各种不同的面食,如:长豆面、碗托、莜面、刀削面等等。花样繁多,既好看又美味。从造型到花样乃至风味,都达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而陕西面食基本都是由白面做成,只是在形式和配料上做文章,如:biangbiang 面、油泼面、臊子面、裤带面等等。

老家的亲人时不时还快递来长豆面(是由豌豆、白面和起来,杆切成极薄的面条,如下图)和碗托(用荞麦糊蒸出来,晾凉了,可插丝可切块,如下图),每每吃着老家的特色,幸福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