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保国寺欲用“CT检查”破解千古之谜(图)

保国寺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整个大殿不用一枚铁钉就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被称为“无梁殿”。无梁殿除建筑风格独特外,还有虫不蛀,鸟不入,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之奇。(资料图片)

杭州日报12月18日报道 前日从正在举行的保国寺大殿现状解构和虚拟维护陈列展示上了解到,宁波市成功开发了保国寺大殿科技保护专用软件,今后可以借助电脑对这座900岁的古建筑进行“ct检查”,以解开保国寺古建筑至今仍困扰专家的诸多保护难题。

据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馆长余如龙介绍,从今年4月起,博物馆和同济、清华及浙大等高校合作开发实时监控软件,如今第一期任务已经完成,和过去的传统保护相比,新的实时监控软件使电脑能对古建筑时刻进行“全身检查”,也时刻提醒专家可以进行何种程度的保护。

同济大学汤众教授介绍说:“我们在大殿设立了监测点,对木结构建筑的含水量、温湿度、振动、结构变形与沉降进行监测,然后通过传感器将数据输到机房,并对其监测的数据长期收集、积累、分析,从中寻求规律,分析相关的技术标准。”他表示,这项工作分环境、材质及结构三步走,目前第一期已设立对环境的监测。

据了解,保国寺木建筑最怕江南地区潮湿多雨的环境,虫蛀霉变、天灾人祸一直是保护保国寺的大难题。汤众说:“文物界有”带病延年”的说法,也就是说老建筑经不起翻修等大动作,而以前传统保护非要肉眼看见了问题才能采取措施,如今,用了科技保护方法,我们可以随时了解大殿的内部木结构状态,根据当时实际情况,采取预警措施,尽量减少对文物本身的干扰。”据介绍,以往这种实时监测技术主要用于大坝、路桥等建筑的监测,应用在文物保护上还是首次。

最神奇的是,这套系统还有助于破解保国寺大殿“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的千古之谜。此前,对这一千古之谜有多种说法,有专家认为,建造大殿的材料可能是一种特殊香木,所以虫鸟嗅之即避;还有专家认为大殿独特的结构形成一种“风道”,使梁上不容易存灰尘;更有专家认为特殊结构产生的回旋风有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声波,就像超声波那样使飞鸟不敢接近。前天,汤众等专家认为,有了新系统后,可以根据计算机观察殿内的风速、气流以及材料结构,经过数据分析后,终将解开千古之谜。 (本文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作者: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