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现代大众传媒和广告的推波助澜,社会上出现的以“新贫族”代表的消费群体引领了一股消费主义思潮。在“物质至上、消费至上”的观念驱使下,他们极强的购物欲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快这种相互攀比,追求奢靡的消费方式使得人成了“挣钱的工具”、“消费的机器”。最终这种超乎寻常的非理性消费因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实际收入的现实水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应社会发展要求,对这种社会奢华之风进行矫正,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减负,人们开始不断反思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并不断探寻走出困境的道路,在现代化占据主流的时代里探索一种简单而不简陋、朴实而充实的生活,体现出新一代人的责任感和他们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
正是对精神与物质文明双重要求下,催生出的代表高品质生活的品牌哲学。
何谓高品质生活?什么是精英阶层?他们需要怎样的高品质生活?名车、豪宅只是物质表现的生活符号,无法全权代表高品质生活。
高品质的生活必须能够使人精神充实、身心健康,使人能够体会到生活的乐趣;高品质的生活必须能够使人保持做人的尊严、保持人格的正直;高品质的生活应该能使人享受到家庭的温暖、生活的和谐;高品质的生活应该能使人开阔心胸、开放眼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当炫耀财富不再是高收入的象征,高品质生活的内涵也正在发生变化,取而代之的是有质量的生活体验,高收入者的生活消费已经从对昂贵的物质用品的追求转变到了对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许多有钱人掌握大量钱财,可是职位、头衔、理想、责任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该忙的事情太多了,他们以为成功、金钱就是幸福,渐渐忘记了享受。其实,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全人类,最令人信服的成功标志是看生活的幸福指数。这个指数并不仅仅是物质条件决定的,还要看人的精神生活质量。除了物质产品之外,“质量”已经延伸到了健康、休闲、旅游、体验、饮食、运动、社交等多个方面。这种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首先体现在品牌的消费上,那么在这个品牌为王的时代,什么样的品牌才可以代表这种高品质生活呢?
蕴含人文关怀的品牌力量
如今追求高品质生活成为一种时尚。但是,有些人把奢侈当成了高品质,于是,追求高品质生活变成了追求奢侈生活,以至于我国成了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成了发达国家奢侈品最大的倾销地。
有这么个故事,美国有个庄园主在当地小有名气,受过良好的教育,风度翩翩,颇有涵养,算是个有贵族气质的人。另一个暴发户就不得其解,暗想,我穿的也都是名牌,吃的,住的没有一样不如他,怎么就没有他给人的那种优越感觉呢?有一天,暴发户去庄园主家做客,在参观其住宅过程中发现,庄园主家过道里挂着很多张先人的照片,原来他已经是第8代庄园传人了!暴发户终于得到了答案,与生俱来的高贵与优雅是8代持续殷实赋予的,不是短期内可以造成的。后人也就流传着塑造一个贵族最少需要耗时三代的说法。
这个小故事说明一个人是否拥有高品质的生活,并不完全取决于他占有多少财富,更不取决于他消耗了多少财富,而主要取决于他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的生存状态。如果没有精神上的富有,拥有的物质财富再多,生活也是苍白的,苍白的生活不是高品质的生活。更况且,奢侈浪费、暴殄天物的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迷失。
现在的法国人流行一种新生活,这种生活不是让自己如何更现代、更时尚、更奢华一些,相反,是让自己“清贫”的生活。其实,不只是法国人流行“清贫”地生活,在德国,尽管奔驰轿车跟他们德国的名字一样值得骄傲,但他们家庭用的大都是排气量很小的车辆。再说美国,其宾馆里的电视机,大都要比中国落后10年。我看过一位德国小朋友的环保记事本上摘下来的记录:周二,夜里睡觉忘了关灯,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周三,上图画课时连撕了3张白纸,老师说,造纸要消耗木材和大量的水,我感到惭愧;周四,我发现妈妈只为洗我两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浪费水、电,妈妈接受我的建议,等衣服积多些时洗;周六,爸爸去超市购物准备开车去,后来听了我的话改乘公交车,既节约了汽油,又减少了汽车废气的排放……从这些西方人的“清贫”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对自然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他们意识到今天的所谓的“废品”就是明天的必需品。据了解,我国一些地方政府愿意花大钱搞灯光工程作为形象工程,为什么不限制夜景工程的电?这些例子证明了节俭,也是高品质生活。
延展到品牌,同样也是,通过媒体狂轰滥炸,瞬间红遍大江南北的是名牌,而绝对不是一个品牌,以牺牲社会生态整体价值的名牌不是真正代表高品质生活的品牌,仅仅标榜自己是唯富标签的名牌不是真正高品质品牌。
品牌真正的价值在于其蕴含的人文主义关怀,其发展是一个由商品价值向精神价值转移的过程,品牌的塑造代表了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体系的购买。该价值体系是被消费者倾心接受,就意味着产品反应的价值体系正确的反应了消费者内心深处的信仰和渴望,就会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入体系中,将自己看作整体的组成部分,价值体系所代表的归属感让消费者真心接受。此时的企业形成崇高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
品牌的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施与和共鸣,激发起存在于顾客心灵深处久久寂寞的冲动,很多的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修养不高,对于品牌的理解不够,往往品牌成了一个仅仅谋利的工具,变得缺少人性。背离了品牌精神的品牌塑造,背离了基于对人和人性关注的造牌运动,必然面临消费者的疏远和摈弃!
世界最受人尊敬的公司,如强生,微软、可口可乐、英特尔、3m、索尼、惠普等不但考虑公司的利益,而且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利益。这些公司之所以出名,不但因为它们的产品好、服务周到,而且公司的公益和慈善活动也广为称道。
例如2004年可口可乐又启动爱心助学计划,用来帮助广东省各城市的困难家庭儿童重返校园:活动计划是从“爽白酷儿爱心助学基金”中,拨出10万元,独立设置账户,专项用于爱心档案中贫困少儿助学。诚如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唐韩生在首届光明公益奖颁奖会上所讲,可口可乐将公益事业视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企业不仅仅是出钱而且出心,形成了完善的公益事业体系。
消费者总是在寻找新的价值,这些价值远远超越了功能方面的产品性能,或产品的理性利益诸如此类的实际问题,甚至超越了情感和心理方面的品牌个性和形象。消费者正在寻找归属、自我尊重、自我实现这样的精神需求。而选择一个好的品牌就等于在享受高的品质生活,带给自己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所以台湾一位佛学大师说,对众生的慈悲之心能够在众生之中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这种慈悲心是爱心,是对于人性的根本的自信、尊严的关怀,有这样的大慈大悲、对于心智沟通的大智慧,品牌的成长基于众生的共鸣和培植,这样的品牌拥有众多的心灵的基础和支持,便有了自己的灵魂和精神!这样的品牌才能够获得生命和永恒!
品牌的财富品质
“财富品质”,是一种传统的含蓄、内敛与回报。是否因在他人面前炫富、比富、夸富,富人的财富才成为他人觑俞的对象?从法律上讲,财富的所有权是属于个人的,从道义上讲,财富却不仅仅属于个人,回聩社会,才能使得社会更具有再生能力,才能清除“仇富”的土壤,最终为富人自身财富的安全与增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财富品质”,还是一种敬畏,比如对自然。新富们在说,我有权挥金如土。是的,富人固然可以挥霍在法律上属于自己的财富。然而,资源却是有限的,谁也不可能无休止地从自然中获得财富。无休止地对自然的索取,必然遭到自然的报复,环境污染、臭氧空洞、资源枯竭接踵而至。如此,与节约、节制、平和背道而驰,怎不让我们不寒而栗?
真正品牌所代表的就是这样一种财富品质,他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持续发展。高品质品牌是一种对系统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不仅仅是一个人,还是全人类,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