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眼界助你成功

王中军创办的华谊传媒集团,目前是中国内地民营影视业的龙头公司之一,其早期是家广告公司。1994年,王中军从美国回来成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刚开始做一本杂志,刊登一些广告然后直邮给使馆和三星级以上的高级公寓,生意勉勉强强。

华谊公司的转折点就是说服中国银行,让其全国15000多家网点将五花八门的标识统一为红标黑字白底,实行标准化、网络化的管理。随后,华谊又接下国家电力、中石化、农行金穗卡、华夏银行华夏卡等标准化规范项目,在成立的第三年,便跻身为全国十大广告公司之列。

华谊能够抓住这个市场空白,并不是因为善于创新。王中军总结说:“这是很简单的方式,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中国没有。这也不是我的创新,而是我学别人的方式。在中国做生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认真执行‘拿来主义’,然后依照国情和自己的经济实力,去走别人走过的路就可以了。”

“拿来主义”在互联网企业中更为通用。许多中国互联网的著名企业就是靠对美国“硅谷”商业模式和企业制度的“拷贝”,进而获得风险投资,最后奔赴纳斯达克上市。这种现象尤其在海归创业中普遍性地存在。中国有句古话:“见多才能识广”,而眼界的开放,关键在于这几点:

(1)超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自身盲点。

换位思考是种典型的摆脱自我视角的方法。生活上,我们需要学会把别人当自己——“推己及人”,才能受人欢迎。在商业策划当中,我们需要善于把自己当别人,这样才能“量身打造”产品和促销方案。

(2)拥有超前的眼光,善于把握时代、国家、行业的发展趋势。

对未来社会及市场行业的预见和洞察力,是一个杰出企业家必不可少的能力。 “麦当劳”连锁店的总裁李•克拉克因为预见到快餐业将成为餐饮业的新增长点而有今天。微软的比尔•盖茨对it业天才性的预测更是一段佳话。搜狐、新浪等几大门户网的崛起,是借20世纪末中国互联网经济大潮的东风,早期最著名的门户网公司瀛海威之所以走向失败,就是因为东风未来,火候不到,成为“先烈”。

(3)善于发现和利用差异。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是我当年在对外经贸部的同事。陈东升准备进入保险业时,还是个没有任何商业实践的“学生”。但是,陈东升善于利用东西方的差异,借鉴国外先进的已被市场证明的模式。这也就是陈东升常常所说的:“率先模仿就是相对的创新”。2002年,陈东升学习国外经验,打破中国保险业“一张保单只能保一人”的传统做法,率先在全国推出“一张保全家”的组合式保单系列,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这项“保险产品创新”的保费收入就突破了2200万元。如今,泰康人寿已成为中国五大寿险公司之一。

(4)习惯审视,不在眼界开阔中迷失。

习惯审视,换句话说,避免仰视和俯视,让眼睛发出独立思考后的光芒。习惯仰视,把“领袖神化”,是中国过去的一种通病。包括一些海归学子常犯这样的错误:以一种仰望的眼光看待西方模式,回国之后完全照搬“西方经验”,结果“水土不服”。习惯俯视则是自闭的心态,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能包容“异端”,盲目排外。天津天士力制药公司总经理李文就认为,“只有理解差异性是多样性世界的客观表达,你才能在差异中协同。而把握了这一点,就是把握了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规律。”

(5)开放眼界要同开放大脑和心态结合起来。

外部视野和内在视野通常是两回事。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对于不懂古董的人来说,无论多少古董摆在面前,战国铁器可能只是劣质的破铜烂铁,唐宋古画只是发了霉的废纸一堆,明清陶瓷则只是一些坛坛罐罐。

(选自《开放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