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与月

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着大量咏叹中秋的诗篇,这些诗篇大都要写到月,所以,咏月诗是中国古典诗文中非常大的一个门类.在这庞大的咏月诗文中,其实只有两大主题,一是悲欢离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二是思乡怀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读这类诗文,都会感到一种阴柔之美,它们和写太阳的诗篇迥异其趣.描写太阳者多具阳刚之美,而描写月亮者多具阴柔之美.为什么咏月诗独具阴柔之美呢?

因为月亮是太阴,它和太阳恰恰相反.因此,咏月之作当然是抒写阴柔之美的最佳载体.

古人咏月,情感各异.恋人对月盟誓,思妇睹月怀人,游子见月思乡.其实,皆缘于诗人自身的情感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望月的心情亦各不相同.宋代诗人梅尧臣有一首非常有名的咏月诗,其中第二首说:

一年一见最堪惜,百岁百夕能几多.

纵有明年似今夕,明年同会复如何.

这首诗非常值得玩味.一年一见的八月十五之月,最值得珍惜.即使一个人一生能活到百岁,能见多少个中秋之月?等到明年中秋之夜,再有一如今年的明月,但今年相会的人中又有几位能在明年和我共同赏月呢?

此诗的惜月惜时之情可谓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岁月长河中目睹中秋时不同的感受.

因此,咏月尽管均为咏月,但是,正是诗人不同的感受造就了不同的咏月佳作,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文中不同的咏月之作.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月色(却怪枫人留不住,满溪月色老夫看),月光(丁丁漏永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月影(沉沉月影浸寒流,一雁初飞万国秋),月形(积水姑为半月形),都可成为咏月的题材.

以月形而言,有残月,弯月(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满月(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不一而足.宋代著名词人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的就是残月.

以季节而言,有春月(绿萝春月营门近,知君对酒遥相思),夏月(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飕飕),秋月(秋夜长,秋月明,愁人不成眠),冬月(沙暮冬月万里征).

以时间而言,有晓月(明湖思晓月,叠嶂忆清猿),夜月(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以地点而言,有海上的海月(凉风净扫云无迹,海月未生星历历),江上的江月(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山中的山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溪边的溪月(一弹松风来,再鼓溪月明).

以诗人对月的感受而言,有凉月(忽筛凉月窗前破,却放烟梢雨后看),月本是无温度的,但是,在诗人的笔下,就有”凉月”之”凉”,完全是有温度的.还有”孤月”(南枝挂孤月,上有苍鸾鸣),月本无孤独,但是,诗人却感到了月之孤单.

至于文人和月的对话,更是丰富多彩.问月者如”我读太白问月诗,乃知太白心太痴”,叹月者如”桃李容华犹叹月,风流才器亦悲秋”,惜月者如”昼惜日易沉,夜惜月亦晓”;不胜枚举.

可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咏月诗多么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