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陪学校教育跑多远

大西瓜 绘

  日前,浙江在线刊文称,某班主任在班级qq群里发了一条消息给家长,说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也就不一样。家长分三档:积极行动的,勉强应付的和没能力跟上的。而这就是孩子优秀、良好、及格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这条看似闲谈的新闻,在网络上却一石激起千层浪。

  家庭不该是“又一所”学校

  ■山娃

  关于“家长三分说”,站在家长的立场,如果把这个观点理解为略带恐吓意味的广告性诉求的话,我们可能感觉愤懑:各位家长,要想你的孩子取得如期的学业进步,请紧紧跟上!跟不上?那么,你懂的……

  从老师的角度,观点表达的可能是某种挫败感,其中传达着一种既无奈又委屈的抱怨:不是师者无能,实在是有些家长跟不上,让人头大呀!

  如果超越家长、教师身份角色的约束,尝试从第三方旁观者的角度,深入观点的语境挖掘其内在逻辑,找出语言背后真实的思路,也许可以发现一点建设性的策略。展开探讨的背景是:首先,在个人的学业进步、人格发展乃至长远的事业成就方面,血统论、出身决定论早已被视同敝履;同时,严肃的研究也证明了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家人之间稳定的情感支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个人的实际生活观察过去,即便一家之内(多子女家庭),父母关爱在程度与方式上的不同也确实影响着子女的成长。有趣的是,一家之内,或者近在左邻右舍,其中既可以找到正相关的事例,也存在负相关的现象,还有弱相关的例子。这就表明,“家长三分说”所强调的对应关系可能并不那么简单,应该会比想象中一一对应式的线性因果要复杂些。

  人们对“家长三分说”的关注和热议,反映出实践层面上对待家庭的教育功能和家长教育行为的困惑。家长关心支持孩子学业,家长必须跟上学校教育,这是大前提。问题是,跟什么?何时跟?跟到什么程度?带着怎样的情绪、态度去跟?要把家庭也“跟”成“又一所”学校吗?同样是“跟”,有把孩子“跟”进耶鲁哈佛的,也有把孩子“跟”进精神病院的,故兹事体大。不问具体家庭情况,试图简单地把孩子学业的绝对数值水平和家长的“跟进”程度一一对应起来,进而要求按照方便学校或者老师掌控考核的方式提出某种“跟”的模式,这恐怕就有些过界,涉嫌不公甚至歧视了。

  家校共育,这固然不错。但是,家庭和学校毕竟是两种性质、功能多有差异的社会单元。孩子学业要稳定进步,需要一个高度支持性的、学习化的家庭环境,但这并不等于要把学校延伸到家庭,把亲子关系变为师生或同学关系。学校教育以学为主,把学习视为常态的学校生活方式,体现“学中玩”;家庭以亲情抚育为主,把家庭生活转化为学习的契机,看重“玩中学”。家庭教育和学校学习之间,要在动机、热情、态度、意志等根本性因素上寻求一致,但尽量避免在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完全重复。二者应该在“地底”暗合融通,但“地表”却“话分两头、花开两枝”。同一时间单位里,在同一块土地上重复施肥播种,结果通常都不是期待中的丰收。

  家庭是孩子的另一所学校——注意,不是“又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