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称,经权威机构检测,肯德基和麦当劳薯条均检出可能致癌物丙烯酰胺,其中肯德基含量高于麦当劳。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出汗和肌肉无力等。
丙烯酰胺到底是怎么进入炸薯条的,280微克到底多不多,会不会有健康问题,你该注意些什么,本期安全播报为你解答。
1、丙烯酰胺哪来的?
丙烯酰胺在人类漫长的烹饪史中一直存在,只不过2002年才有瑞典科学家在食物中发现它的踪迹,随后英国、挪威等多国科学家证实了这一结果,所以这又是一个“吃了几千年都没事,结果还真有事”的典型案例。
丙烯酰胺是由“还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培和烤制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美拉德反应其实你并不陌生,简单讲就是食物颜色逐步变深并散发诱人香味的过程,比如烤肉、烤面包等。
(美国fda:炸薯条的火候)
(欧盟食品安全局:烹饪条件与丙烯酰胺)
2、哪些因素影响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与食材的成分密切相关。比如咖啡、土豆、谷物等“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食材加工产生的丙烯酰胺就比较多。这是食物的天然属性决定的,因此汉堡王也不可能做出“不含丙烯酰胺”的炸薯条,换谁也不行!
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丙烯酰胺在120度以上的高温下生成,140-180度产生的量最多。加热时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是炸得脆、烤得干的食物,丙烯酰胺的含量通常也越高,例如炸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约为炸薯条的2倍,硬面包就比软面包含量高。
食物的储存、加工方式也影响丙烯酰胺的生成。以土豆为例,根据美国fda的研究,油炸土豆的丙烯酰胺含量比焙烤土豆制品的高,如果用微波炉烤制带皮的土豆则不产生丙烯酰胺。其他降低丙烯酰胺的方法,比如炸土豆之前泡15-30分钟,土豆储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不要在冰箱冷藏土豆等等。
3、快餐店的炸薯条和自家炸的薯条比呢?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由于有良好的工艺控制,因此丙烯酰胺的含量其实是比较低的,家庭烹饪产生的丙烯酰胺可能更多。比如某厂家的方便面饼是130度炸2分钟,丙烯酰胺含量约为每公斤30微克。而央视记者在街边小摊上买的油条大约是220度炸1分钟,丙烯酰胺达到每公斤495微克,比报道中的炸薯条还高。
更具可比性的是,在家炸薯条,油温约190度,用时3分钟,丙烯酰胺含量达到每公斤1110微克,是本次媒体报道数值的4倍左右。这是由于快餐企业的炸薯条在油温控制、油炸时间方面都有严格而精确的操作规范,因此丙烯酰胺比家里炸的更少。
2002年瑞典官方的一份数据也可以参考:麦当劳炸薯条丙烯酰胺含量为每公斤380微克,汉堡王为514微克(没有肯德基的数据)。正因如此,欧盟认为在家炸薯条可能使丙烯酰胺的总摄入量增加80%。
4、你吃进去的丙烯酰胺来自哪些食品?
很多高温处理的食物都会含有少量丙烯酰胺,但咖啡、油炸或烘焙的土豆是欧洲成年人丙烯酰胺的主要摄入来源,而小孩子吃进去的丙烯酰胺有一半来自炸薯条。东方人的饮食习惯有所不同,根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估计,当地人摄入的丙烯酰胺有约45%来自炒菜。这主要缘于爆炒的烹饪方式,比如爆炒西葫芦的丙烯酰胺含量可以达到每公斤360微克,比炸薯条还高。由于大陆地区的居民也喜欢煎炒烹炸,因此和香港的状况差不多。48%来自蔬菜,27%来自谷物,来自薯类食品的仅为8%。
5、丙烯酰胺有哪些危害?
首先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已经有确凿证据证明它能导致动物的癌症。是否导致人类癌症还无定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均在关注和研究中。其次它可能有损神经系统、婴儿早期发育和男性生殖健康。某些特殊职业人群可能因为大剂量的摄入而造成神经损伤或其他健康损害,但靠吃是吃不到这种量的。
6、我们到底吃了多少丙烯酰胺?会不会有问题?
别看个别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不低,但我们总体上吃进去的丙烯酰胺并不多,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平均水平是每人每天20-30微克。不同国家消费者吃进去的丙烯酰胺虽然来源有所不同,但其实也差不太多,东方人的摄入量还会比西方人稍低,比如我国的平均摄入量大约是18微克(以60公斤体重计),总体上是不足为虑的。
在健康影响方面,以最敏感的实验动物的数据和人的平均数据作比较,大约有200-300倍左右的安全系数。国际权威组织jecfa据此认为,应对其潜在致癌性给予关注,因为对于潜在致癌物,这个安全系数还不够高,对于其他可能的副作用则可以忽略,仅建议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7、目前世界各国如何控制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目前世界各国尚未制定食品中的丙烯酰胺限量,但大家都在努力减少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比如国际食品法典、美国、欧盟等均为工业界提供了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操作指南。欧盟提出了一个参考值(indicative value)用于督促和指导企业降低丙烯酰胺含量(对于炸薯条是每公斤600微克), “雀巢咖啡丙烯酰胺超标”的乌龙新闻就是因为对这个参考值的误读。
在政府、科学界和工业界多年的共同努力下,控制丙烯酰胺已经取得一些效果。以欧盟为例,薯片里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从2002年的每公斤736微克降低到2011年的358微克,差不多降到了原来的一半。
警惕!洋快餐的七大危害
有数据显示自从1987年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进入中国以来,我们的肥胖孩子就与日俱增,特别是北京的儿童肥胖率已高达40%。近年来参加北京市举办减肥夏令营的孩子,个个都是小胖墩,这些孩子的健康素质严重下降,看了让人觉得心痛!在此我们特别指出洋快餐的七大危害。
1、损害少年儿童智力
研究人员用高脂肪和普通饲料来喂养2组一月龄的小鼠。当小鼠长到4个月时,再训练老鼠完成一项简单的记忆任务后发现,“胖”老鼠的表现远不如吃普通饲料的“瘦”老鼠,后者学习能力更强。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高脂肪的“洋快餐”会损害儿童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并对其大脑和思维素质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2、洋快餐是“能量炸弹”
“洋快餐”的最大缺点是肉量多,蔬菜太少。汉堡包中夹了一大块肉饼,却只有一片生菜叶和薄薄的一片西红柿。“洋快餐”的饮料中含大量糖分,油炸马铃薯制成的“炸薯条”,大人增加了热量,不仅破坏了维生素,还含有毒性物质丙烯酰胺。
一顿“洋快餐”能提供每个人约一天需要的热量和脂肪。营养学要求,食物热量理想的构成比应当是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来自脂肪,12%-15% 来自蛋白质。另外,还要求低钠(每人每天6-8克食盐),低糖和高膳食纤维(每人每天20-30克)。按此标准衡量,可以发现“洋快餐”具有三高的特点: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三低: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膳食纤维。如果一日三餐都吃快餐,粗略估算一下,总热量摄入可达3005千卡,远高于中年男性2700千卡和中年女性2000千卡的热量每日需要值。
“洋快餐”中含盐量较高,高钠会诱发高血压。正是由于快餐食品营养严重失衡,所以国际营养学界称“洋快餐”为“垃圾食品”,是“能量炸弹”,经常摄入这些食品会诱发肥胖(其中北京市儿童肥胖率为40%)。
3、洋快餐具有成瘾性
2003年1月29日伦敦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洋快餐可引起体内激素变化,引起上瘾。
美国华盛顿大学内分泌学家迈克尔·施瓦茨教授发现快餐(汉堡包、油炸土豆条等)可引起体内激素变化,使食用者难以控制进食量。
长期食用“洋快餐”的人,随着体重增加,机体对激素——瘦素的抵抗增强。而正是瘦素可以对大脑发出信号,来协调人的饮食行为。食用“洋快餐”后,对瘦素的抵抗使人难以节制饮食。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食用“洋快餐”导致的发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肥胖者没有自我控制能力,而是“洋快餐”具有一定的成瘾性。
4、导致肥胖和性早熟
汉堡包、炸薯条等美式快餐可引起人体内激素的变化,易使食用者特别是少年儿童上瘾,难以控制进食量。因为人体内的激素——“瘦素”控制着人体的饮食行为,为什么小孩吃了一次“洋快餐”就想吃第二次,就是因为“洋快餐”干扰影响了“瘦素”在体内的正常水平。由于“洋快餐”和可乐等饮料具有“成瘾性”,在欧洲,许多家长都禁止孩子吃美式快餐、喝可乐。而在我国,由于“洋快餐”的销售策略是以儿童为促销对象,他们用简单的儿童游乐设施、成套的小礼物、各色甜食,诱使孩子们不断地去消费。广大家长对此缺乏警惕,近10年来,我国少年儿童的肥胖人数翻了两番。毫无疑问,经常食用洋快餐,造成饮食结构不平衡,是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
5、氢化油导致慢性病
制作“洋快餐”使用的起酥油、人造黄油等,是将天然植物油加氢后制成的氢化脂肪,其中含有 38% 左右自然界不存在的反式脂肪酸。1991 年哈佛大学营养学家威得特教授就指出:长期食用反式脂肪酸会影响人类内分泌系统,对健康有潜在的危害。“洋快餐”大都是油炸和烤制食品,普遍使用氢化脂肪。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氢化脂肪的摄入量与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氢化脂肪摄入量还影响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哈佛大学威和特教授的结论是:“氢化脂肪比饱和脂肪更糟糕”。
东西方传统膳食结构存在的巨大差异,使中国国民对反式脂肪酸的认识远远落后于西方,我国消费者甚至不知道膳食中存在反式脂肪酸。而伴随“洋快餐”的泛滥,国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也越来越多。
6、 致癌物质含量很高
汉堡包、炸薯条、炸鸡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可导致基因突变,损害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
瑞典食品安全机构研究发现:汉堡包炸薯条炸薯片薄脆饼烤猪肉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以及油煎油炸等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可以导致基因突变,损害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采用煎烤炸焙等西式烹饪制作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丙烯酰胺。据统计,与食品有关的癌症中,30%-40% 都与丙烯酰胺有关。专家认为 , 这一发现解释了西方国家肿瘤高发的原因。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丙烯酰胺列为人类可能的致癌物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千克食品中丙烯酰胺不得超过 1 毫克。而据测定,美式快餐的炸薯条中丙烯酰胺高出规定标准约100倍,一包普通炸薯片超标500倍。最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还在花生酱黑橄榄梅子汁婴儿出牙饼,以及巧克力碎饼干中检测出丙烯酰胺。在炸鸡块中,也发现含有丙烯酰胺。
7、“三高”、“三低”营养失衡
由于“洋快餐”具有“三高”和“三低”的特点,即“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膳食纤维”,因此,国际营养学界称之为“垃圾食品”!长期食用美式快餐等“垃圾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洋快餐怎么吃才健康
“多吃快餐不利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洋快餐因其味道与众不同仍然吸引着很多人。近日,饮食专家通过分析,探索出了将快餐食品变为健康饮食的妙招。
1、注意食物加工方式避免油炸、裹面包屑或奶油食物。吃炸鸡时去掉酥脆表皮,或选择烤鸡。
2、“卸载”快餐调料多数快餐店的汉堡包、沙拉和三明治都配以高脂肪调料。点餐时,可让服务员将调料另放一边,或干脆弃用多余的调料。
3、多加蔬菜要求服务员多加点蔬菜,不但能摄入更多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还能增强饱腹感。
4、对碳酸饮料说“不”吃快餐时,只喝白开水。白开水中可以加点柠檬,或者选择不加糖的冰茶。
5、不吃“巨无霸”快餐无论吃什么食物,适量都是关键。请尽量选择小份快餐。
饮食防癌三大原则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明确指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中有1/3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30多种癌症由此而来。事实上,致癌物并不可能完全从日常食物中消失,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管住嘴,把好饮食关,学会如果健康饮食,让患癌风险降低40%。
一、吃什么:“四多三少”原则
“平衡膳食是防癌饮食的基础。”专家表示,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当前提倡的合理饮食结构是“两高一低”: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维生素主要来自新鲜的果蔬,纤维素存在于果蔬和粗粮中,控制脂肪需少吃猪、牛、羊等红肉,用鸡、鱼等白肉替代。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尽量保证饮食多样化,最简单的方法是数颜色,一天吃够5种至7种颜色的食物最好。以洋葱、大蒜、白菜、菜花为代表的白色食物有很好的抗癌功效;注意粗细搭配,小米、玉米、燕麦等换着吃,每天100克为宜。
常见的抗癌食物有一百多种,主要分为四大类:
1、新鲜果蔬
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他活性成分有抗癌之效。有专家对果蔬的防癌功效赞不绝口:“每人每天的蔬菜摄入量从50克增至300克,患胃癌的危险性可降低50%。”芦笋、卷心菜、番茄、红薯、魔芋、猕猴桃、萝卜、胡萝卜都是抗癌好食物。
2、豆制品
豆腐、豆浆富含大豆异黄酮,经常吃些豆制品可以降低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
3、菌类
约96%的菌类都有抗癌效果,如冬菇、香菇、金针菇、木耳等富含多糖类物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胃癌和肺癌的效果较好。目前,香菇多糖已经作为抗癌药物,用于肿瘤病人的治疗。
4、绿茶
绿茶中富含茶多酚,可与致癌物结合,使其分解,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养成每天喝2~3杯绿茶的习惯,可以预防胃癌、肝癌和肺癌,但必须注意,茶水不要太浓。
中国癌症基金会曾发布预防癌症的10条建议,其中3类食物被列为防癌饮食的禁区:
1、高能量食物导致肥胖
洋快餐、糖饮料等都是典型的体积小但热量高的食物,吃完后如果不注意运动,容易诱发肥胖。临床研究显示,33%的癌症发生在肥胖人群中。对此,专家形象地说:“人们的腰围每增加1英寸,得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8倍以上。”
2、加工肉制品诱发消化系统癌症
咸鱼、火腿、香肠等食物往往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从而增加食道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的发病风险。
3、过量喝酒和肝癌密切相关
中国癌症基金会建议,男性饮酒每天不超过20~30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0~15克。如果长期饮酒过量,就会导致酒精肝、肝硬化,之后肝癌就会找上门来。
二、怎么烹饪:“三减”原则
了解选择食材的原则后,学会科学的烹调方式对饮食防癌来说同样重要。专家指出,即使是好的食物,经过不合理的烹调方式,也会产生很多化学致癌物,所以最好掌握“三减”原则。
1、减农残
化肥、农药等残留化学物质和癌症关系密切。除了督促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外,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农残伤害。专家建议,黄瓜、青椒、胡萝卜、苦瓜等可用温水泡1~2分钟,然后用刷子刷洗;大白菜、卷心菜等可将外围叶片去掉,逐片用流水冲洗内部菜叶;冬瓜等不易腐烂的蔬菜可通过阳光照射,使农残分解。
2、减煎炸
专家表示,煎炸过程中,稍不注意,油温过高,就会产生大量苯并芘、丙烯酰胺等致癌物,反复煎炸的油里,致癌物更多。研究表明,常吃煎炸食物的人,更容易患上肺癌、肠癌等。另外,烧烤、腌制等烹调方式会形成很多致癌物。相比之下,蒸、煮、炖更为健康、低碳。如果实在禁不住烧烤美食的诱惑,可以在饭后吃一个猕猴桃,降低伤害。
3、减盐
盐和癌症也有“亲戚”关系。专家指出,亚洲国家中,韩国人最爱吃咸,同时,胃癌发病率很高。日本、中国紧随其后,胃癌发病率也不低。因此,饮食上最好清淡。除了每天每人吃盐最好别超5克外,烹调时还要注意“隐性盐”的存在,味精、酱油、酱料、调味包中也含有盐。
三、如何吃:“慢”字原则
想要防癌,最后吃的环节还要遵循一个原则——“慢”。专家指出,慢慢吃对防癌有三大好处。
1、细嚼慢咽减少致癌物质
专家表示,人的唾液中含有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维生素c,不仅有抗氧化作用,还能分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美国研究证实,当亚硝酸类化合物、黄曲霉素等强致癌物遇到唾液时,细胞变异原性会在30秒内完全丧失。从这个角度讲,用餐节奏不宜太快,细嚼慢咽有助于唾液发挥抗癌功效,一口食物咀嚼30下再咽下去最好。
2、杜绝高温预防食道癌
专家指出,吃饭太急、太快的人容易吃得过烫,久而久之,高温饮食的刺激会使口腔黏膜、食道、胃黏膜频繁破损,甚至发生溃烂、出血,从而诱发癌症。数据显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时喜好热食、热饮者占到90%以上。因此,吃饭一定要慢下来,等食物凉一些,最好到40摄氏度左右时再吃。
3、控制食量还能防癌
“只有慢慢吃,才能感受到饥饿感的消退和胃里逐渐充实的感觉,然后适时放下筷子,保证七分饱的状态。”专家表示,如果见到美食就是一顿狼吞虎咽,往往容易吃得过多,给胃肠带来巨大的消化压力。日本研究显示,总是吃得太饱,会降低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增加患癌风险。因此,吃饭时坚持“慢”的原则对防癌大有裨益。
(综合中国食品安全报、搜狐网、人民网、乌鲁木齐晚报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