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跟老罗、土摩托在一起,常常争论科学与伪科学的问题。其实我对科学没有太强烈的敬畏之心,对伪科学也没什么敬畏之心。我是喜欢捣乱的人,这帮科学主义分子,你只有拿他们开涮的时候才能激起他们对科学贞操的维护,宁死不从地把他们坚持的科学处女膜保护得好好的,然后我就学到了一些科学知识。我总结了一下科学世界观的观点,以科学的方法看待这个世界就是,当你知道1+1=2,而不知道1+2=3,当有人问你1+2=?的时候,你就不能贸然说等于3,万一等于4呢。伪科学的答案是:爱等于几等于几,我说它等于几就等于几。
于是我在smn上测试土摩托:
我:你相信音乐疗法么?
土摩托:相信。
我:有效果么?
土摩托:没经历过。
我:我看国内已经有这样的机构了。
土摩托:心理学我不熟。
这是很典型的土摩托思维方式。我上来就问他,他可能反应不过来,匆匆说了句“相信”,当我继续追问的时候,他有点清醒但含糊其词,说“没经历过”,言外之意,没经历过,我就不能下判断,科学的思维开始起作用。当我继续引蛇出洞,他赶紧更进一步解释:“心理学不熟悉。”说到这里,他大概反应过来了,自己不能乱说,一方面不符合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有可能成为我博客上的调料。不幸的是,为时已晚,他说的话又成了对他不利的证据。
当我用同样的方式测试老罗的时候,这个家伙就没有土摩托那样笨拙,说了一些含含糊糊的话,很难成为对他不利的证据,但也同样没有参考价值。
其实我是不大相信音乐能治病的,顶多顶多能起到一点点辅助作用,而且这种辅助作用对治疗疾病微乎其微。但我相信音乐能让人的情绪发生变化。甚至在某种暗示下,它能让你觉得好像就是这么回事啊。其实,不过是你被催眠了,然后进入一种想象状态,通过一番想象,确认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就是被人暗示的那样。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找五组人,每组两个,前提是他们从来没听说过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然后分别放给这五组人听,在播放之前,分别对这五组人解释一番这段音乐的主题:
第一组:这段音乐描述了一个人面临危险时的心理紧张时的情景;
第二组:这段音乐描述了一个人得知一个好消息后的欣喜情景;
第三组:这段音乐描述了一支军队发起进攻前的激动情景;
第四组:这段音乐描述了一个人偷情时的矛盾心态;
第五组:这段音乐表现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然后,让这五组人反复欣赏这段音乐,再把欣赏音乐的感受写出来,答案肯定是大相径庭。最后,测试者告诉这五组人,其实是贝多芬想掐死一个人才写的这段音乐。
如果真有这样的测试,结果跟我说的差不多,那我要告诉你的是:其实所谓的乐评都是扯淡,所有谈音乐欣赏方面的书籍也都很扯淡。大多数乐评都是听的人被催眠了之后产生的一种幻觉。所以,判断一篇乐评的好坏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你看他是否动用了幻觉,是否对你有催眠暗示,如果有,那不叫乐评。
我曾经对自己做过测试,我买了一张唱片,唱片的上面说这是“性放松音乐”,我相信这是一张性放松的音乐,然后我关上电灯,开始播放音乐,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让自己处于放松状态,然后随着音乐地流淌展开自己的想象,果然,几分钟后,我的脑海里开始出现妖媚、性感女子的影像,进而出现性爱场面,我的呼吸、心跳应该也会发生变化,而且每段音符都让我无法控制对性爱场面的想象,不同的小节和律动、起伏,想象出来的场面也不一样。然后我停下音乐,开始调整自己,想象着这是一段自然之旅的音乐,然后开始播放,果然,蓝天、白云、绿草、树木、小白兔、大灰狼、鲜花、小溪……先后浮现在自己的面前,而且与音乐营造的分为完全吻合。
那么,你说这张唱片是什么音乐呢?
近年来,心情音乐、疗伤音乐等品种越来越多,我在听的时候,能明白,其实音乐本身不过是起到镇静、放松作用,这类音乐都比较舒缓,让你有时间想象,如果是那种每分钟120拍的电子音乐,大概你无法放松了。其实不管什么样的音乐,它让你在单纯地聆听时都能起到心理暗示作用,因为音乐通过人的听觉系统让人产生一种心理反应,心理反应会音乐音乐的不同而不同。你现在能明白当年诸葛亮玩空城计的时候给司马懿弹奏的那支曲子其实是《十面埋伏》,如果换成“披头士”的《help!》,估计司马懿早就杀进城了。诸葛亮多聪明啊,当着不懂音乐的司马懿的面玩了一次音乐心理学。诸葛亮是一个现在二流的乐评人,司马懿是一个现在三流的听众。
1994年,我偶然拿到一张台湾一家唱片公司的宣传材料,就是唱片目录,里面有他们代理的唱片介绍,每张唱片后面都有一小段感性文字,说得晕头转向,我看着这些文字,顿时勾起了想听到这张唱片的欲望。几年后,我先后听到了这个目录里面的几张唱片,觉得那些感性文字挺扯淡的。但是作为一种商业销售手段,你必须运用这些文字来引诱更多司马懿上钩。
对于更多对音乐领域不了解的消费者,这些心情感性的文字是非常有作用的,这会促使他们买下一张唱片。我经常带一些人买唱片,但是在介绍的时候,音乐的特征有时候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所以我就打比方,我动用我知道的各种修辞和音乐知识,形象地向这个人介绍:“她的音乐听起来让你感觉走在雨天的小路上,青石板泛着光……”“他的音乐能营造出一种很温和的场面,就像你看到的麦浪”“他们的音乐能让你闻出一股蓝色的味道……”“这个人就是美国的罗大佑”“这个人不过是英国的蔡国庆”……我发现效果非常好,一会儿,跟在我身后的这个人就选择了一摞唱片。甚至像戴方戴少爷这样深谙商业伎俩的人,也不能幸免于难,被我忽悠的经常抱着一堆不喜欢的唱片回家。当然,为了报复我,他会向我这个电影盲推荐一些被他描述得很精彩但我却根本看不下去只有奶猪博客上才会介绍的那些只有影评人才喜欢的dvd。
好多天没逛唱片店,今天想买几张唱片,看见有一套唱片,想买下来,可拿起来一看,封套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把音乐说得神乎其神,本来想买,我只好放弃。过度的文字渲染,让我不得不怀疑,这是一些很烂的唱片。尤其是当我看到有很多乐评人同时推荐的时候,我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但是,有多少人像我这样具有反蛊惑能力呢?
其实,音乐是可以打动人的,语言对音乐的解读也可以“打动”人。那么,你该怎样听音乐呢?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不要受到任何暗示,你不知道任何音乐常识,你不会上来就对音乐作出类型和背景的判断。换句话说,你是个音乐盲,什么都不懂,然后直接听,有什么样的感受就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才是最真实的。当别人都嘲笑你把《第五交响曲》听成了农民欢庆丰收喜悦的情景时,你觉得谁更可悲呢?
很多人听音乐的已经不纯粹了,虽然会有人口口声声说“我就是不看乐评”“我才不看那些文字介绍呢”,这是撒谎。你平常接触到的一些信息足以误导你了,哪怕你一个字乐评都不读,仍然会被暗示。当然,很少有人能做到绝对不受任何干扰去听音乐,只要你听多了,自身就会有一种辨别。
人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会有一个阶段,懵懵懂懂对音乐有个直觉判断过程,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在这个过程听到的音乐是十分美好的,随着你越来越在行,你听音乐的方式就越来越先入为主,那种美妙的感觉也就变得越来越弱。当直觉变成了经验,你对音乐的理解多半都是别人的经验。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天你在某一个地方突然听到了一段音乐(歌曲),你觉得非常好听,但是真的把这张唱片给你,让你回家听的时候,你却怎么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很不幸地告诉你:因为这时候你已经不是“处女”了。
我听了这么多年的音乐,越来越感觉,我已经不是在听音乐了,而是在判断音乐。这也是我后来不愿意写乐评的原因之一。我还是希望能从音乐中得到更多美好的感受,而不是得到更多自以为是的判断。但要做到听者无心,是很难的,不是处女了,就再也装不了纯真。
最后忠告那些对音乐有兴趣的人:当你觉得你对音乐一无所知的时候,这正是你听音乐的最好时机;当你觉得自己对音乐无所不知的时候,你最好的职业是做垃圾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