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开放与保守的区别

  我在不同的高校担任客座教授时,经常跟学生探讨人生哲学。也许因为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的身份,关于“开放”这一话题,每次都会成为热点议题。曾经有个学生很激烈地说:“我觉得心态的开放与保守,对个人的成功影响很小。许多心态保守的人一样非富即贵,一样能够成功,一样可以出国留学。”

  我欣赏他敢于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但却并不认同他的看法:“心态的开放和保守,当然跟一个人是否出国、是否富贵、是否成功没有必然联系。但是,相对地说,心态开放者还是远比保守者更容易成功。心态开放者,更见多识广,更能够学习和借鉴有用的知识,更善于与人沟通合作,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成功。退一步讲,即使心态保守的人成功了,我相信更开放的心理也会使他如虎添翼。”

  心态开放为什么能够成为开放式人生的起点?除了开放的时代要求我们非如此不可之外,另外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开放的心态本身的基本构造,决定了它在任何时代,都应该成为一个人的重要素质。

  

              图1-1:开放式心态的构成要素

1.强烈的进取心

  如果有一种力量能使我们本能地张开双臂去迎接人生,那就只能是我们的进取心和志向。进取心总是促使我们打开人生大门,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开放式心态的首要构成。

  进取心可以包含很多词语的含义:雄心与野心,志向与欲望等。个人有强烈的进取心,才能有改变现状的强烈动力,才能对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自己的抱负怀有兴趣,进而寻求并肩作战的伙伴和朋友,接纳各种思想、方法、技能,越挫越勇,做出各种各样的人生努力。

进取心使杨宁建立空中网

   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空中网的创始人杨宁就是个进取心非常强的人。1998年,他斯坦福大学毕业,不顾家人期望他留在美国的意见,毅然和周云帆、陈一舟回国创业。当时,雄心勃勃的杨宁甚至要给这个网站取名为“中国人”,但因为“中国”这两个字无法注册,他才不得已才把名字改为chinaren。

  互联网寒冬到来后,杨宁和chinaren网站都难逃厄运,chinaren被迫连同200多名员工,加上几个创始人一年的工作合同,一起卖给了搜狐。这是一个让杨宁终生难忘的日子,但他的进取之心依然没有熄灭。

  两年之后,在北京后海一间平房里,一个十几个人的公司成立了,名字叫做空中网。从搜狐辞职出来的杨宁在公司黑板上写下“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个互联网大鳄名字,然后在后面加上“空中”两个大字,对团队说:“我们以后将是和他们齐名的公司!”

  当时,杨宁和周云帆卖掉搜狐的股票,加上一个朋友的投资共带着50万美元就上了路——“我们的很多竞争对手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现金在银行放着”。资金成了首难,杨宁和周云帆首次创业的投资方包括高盛在内,都拒绝再次投资。但杨宁和周云帆没有放弃,奔赴香港中环一个楼一个楼的“扫楼”找投资机构。一个星期之后,碰壁无数次的他们遇见了当时在香港德丰杰工作的张帆,但张帆的推荐依然被董事会拒绝。最后,张帆直奔美国找大老板改变了空中网的命运。张帆后来回忆说正是因为这两个人强烈的进取心,所以在“香港只见了一面,直觉上我就已经决定帮助他们”。

  人生犹如一次大海远航,不知道终点,也无法回头,我们甚至可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行驶,当然也无法规划和勾勒出未来蓝图。但是没有关系,在我研究采访的这数百位成功者当中,不少人进入现在的行业,做现在的事,完全是一种偶然。当然,没有偶然的是这些人从还没有成功之前,就对建立事业充满了强烈的持续的渴望。

  这种渴望也就是进取心,进取心与目标的区别在于,它指向一个前进的方向,却没有具体的落点和彼岸。所以,大多数开放型成功者的人生也常常充满了灵活的转型和转身,他们不会把自己封闭在某一行业、职业、专业上,就算不到现在这一领域创业,他们将来也一定会在另外一个行业创业。他们所强烈企求的只是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成功而已。

  因此,我们的人生也许不一定要拥有一个可以终生不变的目标,但一定需要有进取精神——永远向上向前的指南针。也许眼前大雾迷茫,也许看不到前面的终点,但我们依然要昂着头,注视着未来的大方向。

 

2.开明大度,兼容差异

  我十分崇尚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的心态还是一种心胸,这种心胸外化的突出表现为:

——有容人的肚量,能够容忍异己,欣赏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所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这就是容人。

——有容事的开明,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包容甚至是错误的“异见”,当然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恶意批评而影响主观判断。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容事。

——有包容差异的头脑,并且还善于利用各种差异所带来的机会。

  杰普培训曾被某些媒体称为“中国高端it培训第一品牌”,在海外呆过13年的ceo赵敏谈到自己之所以选择高端it培训作为创业方向,就是因为发现了中美之间it业的差异。

  赵敏曾打算做软件业,但他在国内接触不少it企业后却改变了主意。他发现中国it企业的高端业务都很急需人才,这个缺口跟美国的情况差不多。但差异就出现在高端it人才培训上,中国不但缺乏人才,而且缺乏相应的培训,层次低、不规范、不具规模,可以说高端it培训几乎为零。因此,赵敏意识到这是个巨大商机:“我们一起回国的六个人,在国外都有很丰富很全面的实践以及教学经验,为何不把自己多年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国内更多的it行业人士呢?这似乎比自己亲自去做编程更有意义。”

心态开放要能理解差异

  天津天士力制药公司总经理李文就认为,开放首先要能兼容差异。李文在英国工作学习两年后回国,曾感觉不适应:“我刚去英国的时候不懂得开车让道,有人让我就心安理得地开过去,但时间长了我也开始学着给别人让道,并慢慢成为习惯。”后来“回到国内,我反而对开车抢道、排队夹塞很不适应”。

  但正是“有了出国的经历,我反而开始理解国人的这种行为”,“中国向来缺少private的观念,中国人习惯了什么东西都是国家的、集体的、公共的,很少有东西是公民自己的。没有尊重私有权的观念,当然无所谓尊重个人的权益。”

  因此,李文得到的留学感悟是:“不管是留学、居住、参观考察,见识一下不同的社会形态,对日后的生活工作都大有帮助。倒不是说人家的社会一定有多先进,而是通过差异比较,可以反过来更理解国内的现象。理解并不是赞成,但是只有理解差异性是多样性世界的客观表达,你才能在差异中协同。而把握了这一点,就是把握了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规律。”

  兼容差异、开明包容的开放心态,正是这个浮躁社会所急缺的,也是我们采访的开放型成功者所拥有的共同特质之一。

  微软的企业文化很著名,他们的企业文化当中就有一条叫“开放式交流”。它要求所有员工在任何交流或沟通的场合里,都能敞开心扉,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算大家意见不统一,也一定要表达出来。否则,公司可能会犯错误。

  不排斥交流,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社会和周围的一切,并且能够理解甚至认同不同人、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的差异性,这就是一种心态的开放。心态不兼容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利益对立的双方,如医患矛盾、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矛盾;还存在于各个方面。在我的博客留言中,就有过“海归”与“土鳖”大战的现象:有些“土鳖”一听到有人说几句国外的优点,立刻把人判定为“崇洋媚外”,并且彻底贬低留学的作用;也有些“海归”则自以为喝过“洋墨水”,“取经”归来高人一等,总感觉“外国的月亮才是圆的”。

  这都是不兼容、不开放的心态。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一个心态开放的人,只会以公正的态度,在能力、品德、价值观等各方面去衡量人,很少以是否在海外留过学来判断人。就如大多数跨国公司挑选人才,更多的是看对方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有没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而不会问对方是“土鳖”还是“海归”。能力是任何讲究效率的公司都最看重的。

                                                      —- 选自《开放你的人生》